- 中国煤科煤科院、华为及产业伙伴共推F5G煤矿智能化建设
-
文章来源:冶金设备产业网
- [中国,北京,2021年3月27日]今日,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“矿用F5G全光工业网技术交流会”在北京成功举行。会上,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中国煤科煤科院)联合华为正式发布“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”,并发布《煤矿F5G应用技术白皮书》,同时联合4家单位成立“智能矿山联合实验室”。本次会议标志着F5G在煤炭行业的规模应用正式开启。本次交流会吸引了煤矿与ICT领域的行业先锋、专家学者、企业和产业链各方人士,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在现场发言提到,F5G千兆光网作为新一代矿业网络基础设施,将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一条信息高速公路,进一步加强煤矿多源信息实时感知、使能全流程人-机-环-管数字互联协同、减少安全管控风险、推进生产现场全自动化作业。华为企业BG副总裁、全球能源业务部总裁孙福友在致辞中表示:“华为将始终坚持‘平台+生态’战略,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,把ICT技术带入行业,联合业内伙伴,共同为煤矿领域注入智能化发展新动能。”中国煤科煤科院联合华为发布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中国煤科煤科院与华为联合发布了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,该方案基于由ETSI定义的第五代固定网络技术(F5G),通过煤科院的KJJ83系列产品,实现对井下视频、远程控制、监测监控、无线通信等应用提供简单、可靠、超高速的工业数据传输网络。该方案是在网络架构、协议和工艺领域进一步创新,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升级保驾护航。
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在会上表示,F5G千兆光网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,具有全光联接、超大带宽和确定性体验的优势。结合煤炭行业对高安全的需求,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,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性:电气安全:相比于传统以太网方案,该方案采用两层网络架构,减少40%的防爆箱使用,有效减少井下网络设备电火花风险;业务安全:通过端到端的“1+1”冗余保护,以及小于30毫秒的链路保护倒换,应对井下多重设备和链路失效风险,保障业务零中断;施工安全:全预联接的无源光器件可实现光纤即插即用,从而避免井下熔纤产生高温等高危操作,同时带来十倍施工效率的提高;维护安全:创新的光纤智能诊断技术,可对光纤网络进行实时监测,自动定位故障点,精度达到米级,从而减少90%的井下维护时间;中国煤科煤科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李振涛表示,中国煤炭科工致力于为全行业提供一体化智慧矿山解决方案,煤科院作为集团公司从事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子企业,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、优势和技术研发力量,专注于矿井通信技术产品研发并致力成为矿山通信专家,先后完成了WIFI、超万兆、F5G全系列技术的更新迭代并得到广泛应用,带领了煤矿通信技术的发展。加强产业合作,加速智能矿山落地此次交流会上,中国煤科煤科院联合华为发布了《煤矿F5G应用技术白皮书》,为F5G在井下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。同时,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安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、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成立“智能矿山联合实验室”,旨在聚合产业力量,在F5G、无线通信等矿用网络领域加强合作,构建“产品研发、环境测试、安全认证”的一体化合作模式。2020年,中国煤科煤科院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相关产品已经取得防爆证和安标证,并已完成与各类智能矿山感知子系统的集成验证。目前,主要煤矿省份正积极推广应用,其中陕西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宁夏等多地已经启动井下项目的建设。未来,基于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落地及相关产业建设,中国煤科煤科院、华为及产业合作伙伴,将共同推进F5G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及推广,为探索智能矿山建设提供新思路,助推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-
- 汇辰自动化新品199块的PLC-SR20于5月24日正式发布 (5-29)
- 施耐德电气:以数字化筑就中国流程工业绿智未来 (5-29)
- 蒂德、国盛、大金、诚川、乔柏、海天等齐聚5月8日天津工博会 (4-27)
- 施耐德电气:数字化为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(3-27)
- 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典范,鑫联科技入选“一带一路”绿色供应链案 (1-13)
- 创新生物能源,维谛技术(Vertiv)与冶金产业链绿色发展一 (7-15)
- 直击商业&工业用户的痛点,做懂你的UPS (5-11)
- 面对商业&工业多场景需求,维谛技术UPS轻松应对 (5-7)
-
- 蓄势谋远 共创未来 南高齿集团2018工业客户日活动顺利召开.. (10-18)
- 上海建冶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(9-14)
- 上海巍立路桥设备有限公司 (9-14)
- 振动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区别 (2-6)
- 振动筛在植酸提炼工艺工艺中的应用.. (2-6)
- 表面处理强化技术:轴承钢表面强化的方法.. (2-6)
- 钢铁常温发黑工艺控制和改进措施 (2-6)
- 喷锌、喷铝工艺与热镀锌工艺性能的比较.. (2-6)